6月25日,首次区域国别交叉学科建设会议在行政楼412会议室召开。会议旨在进一步整合学校优势学科资源,推动区域国别学学科高质量发展。副校长郑亚莉出席会议,经济学院、会计学院、外国语学院、财政税务学院、金融学院、人文与传播学院等教师代表参会。会议由国际学院院长柴志贤主持。

会上,学科负责人柴志贤对区域国别交叉学科建设任务作出部署。他强调,作为新兴交叉学科,区域国别学融合经济学、法学、文化研究等多领域知识,是服务国家战略和浙江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。学校将充分发挥财经学科优势,聚焦中亚经贸问题研究、商贸法律与非传统安全研究、文化与国际传播研究三大方向,深化与国内外高校及智库的协同合作,打造特色研究高地。
在讨论环节,各学院教师代表结合学科背景,就经费使用、团队建设和学科发展等提出建设性意见。
学科带头人郑亚莉在总结讲话中指出,区域国别交叉学科建设要立足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需求,突出财经学科特色,强化“政产学研”协同创新机制。她表示,我校区域国别学科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,特别是在中亚经济研究领域开创了国内应用经济学视角的先河,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。各学科教师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从传播、会计、经贸等不同角度切入中亚研究,形成跨学科合力,共同打造浙财区域国别研究特色。

此次会议标志着我校区域国别交叉学科建设迈入新阶段。下一步,学校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,在区域国别研究中找准定位,深耕特色领域,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“浙财智慧”。